—— EN

新闻中心

南方科技大学全力打造的国际一流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之一

南科大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夏克青做客南科大附中院士大讲堂

发表时间:2023/02/16 责任编辑:复杂流动及软物质研究中心

2022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复杂流动及软物质研究中心主任夏克青,应邀做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南科大附中”)“院士大讲堂”,为全体师生作题为“无处不在的流体力学”的报告。南科大工学院副书记彭中华,南科大附中党委书记、校长王佩东出席本次活动。


640.jpg

图丨中国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专家、南科大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复杂流动及软物质研究中心主任夏克青为全体师生作院士报告


夏克青院士以“无处不在的流体力学”为报告主题,将研究方向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为附中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报告,并将自己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的所悟所想共勉于大家。


“流体力学无处不见”,上到天文星象运转,下到水土植物生存,皆存在流体力学现象。夏克青院士说到,流体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物质形式,目前许多科研机构所研究的对象都与流体力学有关。追溯流体力学的早期发展,“流体力学之父”伯努利是最早提出“流体动力学”的物理学家,而在近代流体力学中,中国科学家对这一方向的研究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640 (1).jpg

图丨夏克青院士做客南科大附中作报告


夏克青院士以个人经历为例,激励同学们要在学习生活中保持好奇之心。夏克青院士从中学时期便萌发了对物理学科的兴趣,经过不断摸索,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和方向,最终在博士后阶段,正式开始了对“流体力学和流体湍流”的研究,并一直坚持在此方向中深入探索。他将自己的求学研究之路,比喻为“穿越人生的湍流”,并鼓励同学们要时刻保持好奇心,不断找寻感兴趣的事情,树立正确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做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事,争当有志青年,不忘初心,坚持不懈,方得终始。



640 (2).jpg

图丨南科大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夏克青院士(左5)、南科大工学院彭中华副书记(左3)与王佩东校长(右5)、附中领导及教师代表合影留念



院士介绍


夏克青

中国科学院院士,流体力学专家,1987年12月毕业于匹兹堡大学,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卓敏物理学教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复杂流动及软物质研究中心主任。


夏克青讲席教授长期从事流体力学和流体湍流的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的成果,包括:原创了“双光束非相干散射法”,实现了强耦合边界层的测量;提出了“边界层动态重构法”,拓展了普朗特-布拉修斯边界层理论的适用范围,为建立理论模型提供了关键基础。揭示了大尺度湍流结构的起源、驱动机理和多尺度湍流结构相互作用机制。发现了湍流中的多重态现象、建立了流态与热输运定量关系,给出了基于调控热湍流态提高热输运效率的新途径。


基于上述成果,夏克青教授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以上成果同时被美国物理学会评价为对“热湍流的实验研究与理解做出了巨大贡献”,夏克青教授因此于2010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05年获香港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者奖。2021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